肝脏变硬后,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影响。随着肝脏硬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还可能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腹水等并发症。正因为肝硬化危害这么大,人们才应该尽早预防。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约有超过4亿的肝病患者,其中每年约有33万人会死于肝硬化。可以说,肝硬化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们的健康。今天就带大家详细地了解一下肝硬化。
肝硬化概述
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就是肝硬化。这种疾病主要是肝脏细胞坏死后,不断地再生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后让肝脏变硬。根据不同的阶段,可以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后者症状更严重一些。
在我国,病*性肝炎是引发肝硬化的主因
根据调查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诱发肝硬化的主要诱因是饮酒过度。而我国更多的肝硬化患者是从病*性肝炎感染转变而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乙肝病*引发肝硬化。
对乙肝患者来说,能够在感染病*后及时地接受抗病*治疗,尽早控制好乙肝病情,对预防肝硬化更有帮助。否则在肝炎病*不断的损伤人体的情况下,就可能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时间一长,更容易引发肝脏纤维化,诱发肝硬化。
但你知道吗?除了病*性肝炎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可能引发肝硬化,对肝脏造成损伤。提前了解,也能针对肝硬化发病原因的差异,对病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除了病*性肝炎,还有哪些因素可引发肝硬化?
诱因一:寄生虫感染
肝吸虫、血吸虫等寄生虫都可能在人体肠系膜静脉分支处出现,虫卵和寄生虫产生的*素都可能刺激肝脏组织,产生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诱发肝硬化。
诱因二:长期、大量摄入酒精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酒类消耗量大增,也出现了更多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酒精会导致肝细胞不断地出现脂肪再生、变性、坏死,从而逐渐从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
诱因三:营养不良
当人体长期缺少足够的蛋白质补充,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营养不良,也会让肝脏内磷脂降低,导致肝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给而坏死,诱发肝硬化。
诱因四:胆汁淤积或堵塞
肝脏内总是出现胆汁淤积、或者肝脏外胆管长时间阻塞后,都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缺血。前者可能增加原发性肝硬化出现的风险,而外胆管堵塞后,可能增加继发性肝硬化的风险。
诱因五:遗传代谢性疾病
血色素病、酪氨酸代谢紊乱症、部分遗传性、代谢性疾病都可能导致人体对铁的代谢紊乱、铜代谢紊乱、络氨酸代谢紊乱,这些物质在肝脏细胞内堆积,更容易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或结缔组织增生,诱发肝硬化。
还要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如果女性在妊娠期间感染梅*,也可能将病*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孩子就可能因此引发先天梅*性肝硬化。
考虑到这些因素,人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避免接触这些可能引发肝硬化的因素,并且积极地针对慢性肝脏疾病采取治疗,延缓肝病进程。
查出肝硬化,该怎么办?
很多人尽管注重保护肝脏,预防肝硬化,但最终仍然没防住,患上了肝硬化。这时,不少人有些害怕,听说肝硬化不可逆转,这可怎么办?
事实上,在肝硬化的代偿期,有一些患者可能逆转疾病,帮助肝脏恢复正常。可是一旦进入了失代偿期,一般不能逆转。
如果你想保护肝脏,最好在肝硬化的代偿期,积极地接受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疾病诱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乙肝病*引发的肝硬化可以采取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的抗病*药物治疗,而丙肝病*引发的肝硬化,可以选择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
对部分肝硬化患者可以采取保肝药物治疗,能够改善肝细胞代谢、保护肝细胞膜,以及退*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保肝药物需要遵医嘱,切忌乱服、滥服伤肝。
进入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不仅要采取常规的治疗,更应该以治疗并发症为重点,针对肝昏迷、功能性肾衰竭、肝腹水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使患者保持健康稳定。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已经进展为终末期的肝硬化患者,可以选择肝移植等手段,配合抗排异药物,保证患者的生存率。
结语:在我看来,肝硬化尽管可以逆转,但很多患者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不可逆。肝不好的人应该了解肝硬化的诱因,尽早采取预防措施,更能保护肝脏。发现肝硬化后,尽早入院治疗,也能避免肝硬化向晚期进展,对健康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