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
TUhjnbcbe - 2022/12/10 21:15:00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赖斯以及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今年的获奖者在与血源性肝炎的斗争中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而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问题。他们的开创性发现是鉴定出一种新型病*,即丙型肝炎病*。

为何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会授予这三人?有着“沉默的杀手”之称的丙肝又有哪些危害?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湖南肝炎防治专家,为你解读。

这是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拍摄的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现场。哈维·阿尔特、查尔斯·赖斯以及迈克尔·霍顿,因为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获得该奖项。图/新华社

哈维·阿尔特任职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迈克尔·霍顿目前任教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查尔斯·赖斯目前任教于纽约洛克菲勒大学。

5日,这三位科学家,因为发现了丙型肝炎病*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奖委员会强调,丙型肝炎病*的发现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并使血液检测和研发抗病*新药成为可能,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丙肝是一名“沉默的杀手”——它症状并不明显,但造成后果却非常严重,患者往往是病情发展到肝硬化、肝腹水甚至肝癌才反应过来。

与丙肝的战斗就像一部悬疑小说

发现丙型肝炎病*的故事,有点像一部悬疑小说的情节。先是令人费解的罪行,接着是对嫌疑人的漫长追捕,最后是对作恶者的严厉打击。与丙型肝炎的斗争已经演变为现代科学研究中最伟大的成功故事之一。

肝炎长期以来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但这种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误诊为其他的疾病。直到20世纪,科学家才发现大多数肝炎病例是由感染肝脏细胞的病*引起的。后来,研究人员根据病*性肝炎病例的特点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疾病:甲肝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潜伏期短,能导致急性疾病;乙肝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潜伏期长,可能导致慢性(长期)感染。

20世纪70年代中期,哈维·阿尔特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一些病例的肝脏内部,有一些别的病*在大肆破坏,所有的迹象都指向第三种病*。而且这种疾病在出现明显的感染迹象之前,可能会陷入一种慢性状态。在接下来的15年里,这种疾病背后的罪魁祸首一直不为人知,因此这种疾病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

年,生物化学家迈克尔·霍顿发现了这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这是医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步,使科学家得以开发检测丙肝病*的检测方法,并迅速应用于献血筛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丙肝病*从输血供应中被有效消除。丙肝病*的鉴定也促成了一系列后续的研究,确定了该病*的分子结构。这对于设计专门与病*成分相互作用,并抑制其复制的药物至关重要。

病*被发现后,仍有一个关键问题未得到解答:单是病*就能导致肝炎吗?查尔斯·赖斯证明单单丙型肝炎病*就可以导致不明原因的输血介导型肝炎病例。

科学家努力发现和研究丙肝病*的特征时,他们也在治疗丙肝方面取得了进展。从年起,专门针对丙肝病*的直接抗病*药物不断进入市场。

爱美的习惯可能导致感染丙肝

丙肝的可怕在于它的隐匿性很强。医院感染科主任*燕教授介绍,中国约万丙肝患者,但是诊断率和治疗率却很低,绝大部分人没有去诊断,更不用说治疗。丙肝感染之后它的表现是非常隐匿,甚至不少患者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症状,病情的进展也比较缓慢,很多人是到了肝硬化、医院去就诊,这样才发现。

医院感染科主任龙云铸教授表示,丙肝之所以被称作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就是由于它的症状不明显,感染者往往毫无知觉。另外,丙型肝炎是年才发现病原体,一开始,包括医护人员对这个病的认识都相对比较少。

但与长时间毫无症状相对应的,是丙肝的巨大危害。对此,*燕与龙云铸都认同,如果不进行医学干预,丙肝的发展方向就是肝硬化、肝腹水,甚至发展成为肝癌,生存率大幅下降。此外,丙肝它是一个传染病疾病,如果自己都没有发现,那么就有可能把这个病传给身边的家人、朋友或其他接触者。所以,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丙肝非常重要。

“特别要提醒爱美人士,消*不严格的文眉文身打耳洞,是有感染风险的。”*燕曾在临床上接诊过一些散发丙肝病例,多是年轻女性,但一直找不出明确感染途径,经询问,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做过文眉。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长沙报道

链接

这几类高危人群建议主动筛查

尽管“沉默的杀手”危害巨大,但专家表示,目前在丙肝治疗方面利好不断,高危人群宜尽早主动筛查和治疗。

专家表示,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血液和体液传播,如不安全注射,静脉吸*等,性传播,母婴传播。

龙云铸提醒,以下几种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建议尽早去进行丙型肝炎的检测:

一是在年以前输过血的人群,包括输血、血浆、蛋白等等。

二是透析人群。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功能不全的晚期患者的感染率是相当高的,研究报告显示,血液腹膜透析的病人丙肝感染率有5%~10%。

三是吸*人群。吸*人群中丙肝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几乎都在50%以上。

另外丙肝患者的子女也是高危人群,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丙型肝炎母婴传播概率达5%左右。

龙云铸表示,普通市民也无须恐慌。日常生活接触吃个饭,感染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亲人之间除了母婴传播这个途径,兄弟姐妹或父母日常接触感染的概率很小,所以家庭密切接触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专家提醒,如果家里有人得了丙肝病*感染,日常接触是没问题的,但首先对患者本身要积极治疗,治疗就是控制传染源,防止再次感染传染给其他人。“我们再进行筛查,筛查很简单,就是做一个抗体,再做一个病*的核酸检测。”

链接

数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自年首次颁奖至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颁发次。

未颁奖的9个年份分别是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1对“父子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有一对“父子兵”——年获奖的阿瑟·科恩伯格和年获奖的罗杰·科恩伯格。

除了“父子兵”,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还曾有两对“夫妻档”共同获奖:美国科学家卡尔·科里、格蒂·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而获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的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也是夫妻。

“三分天下”

按照诺贝尔基金会的规定,诺贝尔奖的某一奖项可以同时授予两项成就以及最多三位获奖者。截至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分配大致“三分天下”:39次由一人独得,33次由两人共享,38次由三人分享。

12位女性得主

截至年,在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女性有12位。年获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

32次提名未获奖

因著作《梦的解析》而名扬世界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32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但终身未能得奖。

据新华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