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胡中杰教授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在肝硬化腹水细
TUhjnbcbe - 2022/5/13 16:27:00

年11月25日-26日,由首都医科医院主办的首都医科医院肝病感染性疾病学术大会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次大会汇集多位国内知名肝病感染病领域的专家,就前沿学术专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医院胡中杰教授,就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在肝硬化腹水细菌学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享。

细菌感染在肝硬化患者中比较常见,是导致肝硬化进展、并发症发生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细菌易位和免疫功能紊乱等在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是肝硬化细菌感染管理的关键,而延迟治疗、不适当的治疗可增加病死率。

医脉通:有关肝硬化腹水细菌感染的临床诊疗,目前国内的整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胡中杰教授:我国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但SBP目前在临床诊断和细菌鉴定两个方面还有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

首先,从诊断上来说,目前国际上SBP的诊断标准是腹水中性粒细胞(PMN)计数≥个/μL,但临床上有许多存在腹膜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其腹水PMN计数<个/μL,因此需要更加客观的指标来协助诊断SBP。

第二是关于细菌鉴定的问题,如果无法进行细菌鉴定,就无法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如果能快速对腹腔感染细菌进行鉴定,就能够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目前细菌鉴定采用的是腹水培养,尽管这些年来,细菌培养技术在不断发展,但腹水培养的阳性率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所以在这方面可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医脉通:您如何看待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胡中杰教授: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发展得非常快,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我们也针对细菌DNA检测和用于腹水细菌鉴定的宏基因组检测(mNGS)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尽管这些技术在临床上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已经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胡中杰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医院*委委员、副院长

参考文献:蔡均均,韩涛.年欧洲肝病学会肝硬化细菌感染立场声明的概述[J].临床肝胆病杂志,,30(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胡中杰教授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在肝硬化腹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