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人血白蛋白
和胆红素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全文字,阅读需要3分38秒
张颖
空**医大学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发表SCI论文3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8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基金1项
主持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
副主编学术专著2部
获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陕西省保健协会肝脏疾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等
临床上我们看到许多慢性肝病患者,如慢乙肝患者,肝功能化验出现血清白蛋白的减低和胆红素的升高,那么它们分别有什么意义呢?
白蛋白降低
白蛋白是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在维持营养、转运代谢物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白蛋白全部由肝脏合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慢乙肝等慢性病*感染导致的肝脏反复、持续炎症损伤会造成大量肝细胞坏死,此外,长期肝病导致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者肝细胞肝癌也使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急剧下降,当现存肝细胞不足以维持合成等基本功能时会出现肝功失代偿,白蛋白合成不足,患者就会出现血清白蛋白下降。白蛋白下降不仅影响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也是出现腹水和组织水肿的重要原因。同时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也是监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白蛋白持续下降说明肝细胞坏死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对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也是慢性乙肝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重要治疗手段。
胆红素升高
胆红素是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被分解的产物。血红蛋白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初步分解为非结合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进入肝脏,在肝脏加工成为结合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随后随胆汁排入肠道,经粪便排出。
乙型肝炎病*导致的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炎症迁延、肝细胞坏死或者肝硬化形成,导致肝脏处理和排出胆红素的功能受损,常引起血液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含量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红素升高可导致患者皮肤、巩膜出现*染,也可引起皮肤瘙痒等表现,持续高胆红素血症还会影响其它脏器功能。此外,胆红素水平也是观察疾病进展、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胆红素持续升高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逐渐下降提示病情好转。对进展至肝衰竭的高胆红素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或者体外胆红素吸附是非常重要的内科治疗手段,如果不能缓解则可能需选择外科肝移植术以延长患者生存了。
治疗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合理而广泛。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