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
09月03日17:03
原标题:“土三七”非彼“三七”,接受邻居好意,他却离危险更近了一步
来源
CCTV今日说法()
邻居好意赠“药”,伤者不幸身亡
年4月,浙江省诸暨市60岁的蒋某不慎扭伤手腕,医生开具了中药为其治疗。得知蒋某受伤,邻居马某送了自己种植的“土三七”帮助他治疗。随后蒋某将“土三七”和医生配制的草药一并煎服了几日,发现身体愈发不适,并出现了腹部胀大等症状。
年7月至10月期间,蒋某在儿子宣某的陪同下先后至诸暨、绍兴、医院诊治,最终医治无效死亡。而死亡记录中载明的死亡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病,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休克,窒息死亡。
无偿赠与,该不该赔偿?
蒋某去世后,他的儿子将邻居马某告上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认为马某在赠与“土三七”时未告知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蒋某在服用后引起肝小静脉闭塞症,继而引发肝衰竭、大量肝腹水,最终因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要求马某承担一半的赔偿责任,相关费用共计71万余元。
马某则辩称,自己的赠与行为是一次邻里之间的无偿帮助,无主观恶意,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土三七”与蒋某死亡之间存在唯一、直接因果关系,对于蒋某的死亡深表痛惜,但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蒋某承担大部分责任
法官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蒋某就诊与住院期间的治疗情况以及关于“土三七”的药理知识解析,最终根据优势证据规则,确认蒋某患肝小静脉闭塞症后死亡与服用“土三七”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而马某在不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情况下,将自身种植、制作且具有毒副作用的草药“土三七”贸然赠给蒋某,且未告知对方相关的服用方法,致蒋某错误地大剂量煎服并产生了严重后果,该行为显然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过错责任。
此外,蒋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擅自、盲目地将“土三七”加入处方药中煎服,显然是对自身用药不负责任,应对自身的死亡结果承担大部分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马某承担10%的赔偿责任,并支付蒋某家属各项赔偿款共计13万余元。一审判决后,当事人提出上诉,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专家:一字之差,截然不同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医院中药房主管中药师与药剂师等人,并查阅《中国中药杂志》《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专业期刊之后得知:
“土三七”并不是“三七”,两者一字之差,毒性却截然不同。“三七”,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调理三高、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补血等。而“土三七”也叫“菊三七”,民间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等病症或用于保健,其作用与三七略有相似,但具有毒性,对肝脏损伤较大,并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
据研究表明,“土三七”中存在5种吡咯烷生物碱,有较强的肝脏毒性。此外数据显示,摄入6毫克吡咯烷生物碱就可能引发人体中毒,且此症缺少有效的治愈方法,重症者只能换肝,甚至会有性命之虞。故“土三七”现已不属于中医药名录中的药物,医院也不将其作为处方药配制。宣药师指出,即便是正宗的“三七”,也需要专业医生定下配方,告知用药禁忌,方可服用。
同时提醒大家,应避免私下讨要、赠与药材。如果确有必要,医院由专业的中药师进行鉴别,并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精准用药,以免贻误病情,最终损害健康。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