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写挺好
既没学过文学创作理论,作品亦未得过什么奖项,所以严格地说我算不得会写之人。对我来讲写作只是一种嗜好,是以此抒发、表达、甚至是发泄情感,不管有无人听,有无人读,只要把想法写出来了,心也就静了。就像有人一肚子气,找个地方、找个人说出来,就好受多了。
不过,如果能得心应手地写点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也挺好,甚至受益匪浅,这样的事儿在我身上就发生过。
其中一件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我读书的时候。某个期末,在参加了考试后我因家中有事向老师请假,想早离校两天。这种情况过去也是有的,但不知道那次老师为什么说啥也不准假。因家中确实有事,我登上火车就跑了。
假期有同学对我说:“老师生气了,开学时要处分你。”
那时我们已即将毕业,如果背着个处分离校,对以后肯定会有影响。我挺害怕,想来想去,觉得深刻地写份检查是唯一的办法。在检查中,我没有一味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歌颂班级在学雷锋活动中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以此对比自己所犯错误之严重、之恶劣,角度是一个后进学生对学雷锋的认识和由此发生的变化。
开学前,我把检查同时寄给了老师和学校所在城市的报社,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到学校了解情况,准备刊登。我们老师是教*治的,文笔相当好,亲自动手在稿子上改了一些地方,几天后就见报了。这是我第一次发表东西,也算是处女作,但因初稿是一份检查,所以说起来挺丢人的。不过此举却让我逃过一劫,同时也让我增强了写作的自信,总觉得连“检查”都能发表,还愁写不出好文章吗?
第二件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请县领导到省城帮助谈一个项目。在路过一个检查站时,因吉普车超速被拦住了。当时处理公路违章的是交通监理,因为我们并未造成事故,所以一不罚款、二不扣证,但必须写一份检查。那时的小车司机文化程度都不高,所以此举其实比对他们罚款留下的印象深,还有效。看到司机一脸为难的样子,我找出纸笔,不吹牛的说,真是刷刷点点就搞定了。要知道,咱的检查曾经在报上发表过,写这个还不是小菜一碟吗?司机怕我啥都承认留下把柄,接过去认真地看起来,随后便对我的“作品”赞不绝口,而且坚决要抄一份留待以后再被捉住时使用。大家都奇怪,一份检查怎么还这么珍贵?原来他相中了我写的几句话,其中包括“虽然这次并未造成交通事故,但我的麻痹却是事故苗头。所以我要像发生了事故一样反省自己,同时也希望得到监理同志的原谅”。
他把这段话读给大家,非要抄下来不可,我说:“你赶紧交给监理吧,等回去我再给你写一份,带在身上。”
听到我俩的对话,领导一边笑一边说:“看样老徐给司机当秘书是够格了。”
后来,我没给小车司机当秘书,却被县里抽去写了一阵材料,这个安排与这份检查有无关系不得而知。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