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别大意研究发现低病毒血症会影响特殊人群 [复制链接]

1#

来源:吉智医

低病*血症(low-levelviremia,LLV)定义为HBVDNA持续或间歇大于检测下限但小于2,IU/mL。近期发表的一些数据显示,即使接受一线HBV抗病*药物治疗,仍有20%~37.9%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患者处于LLV。

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改进,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高灵敏度HBVDNA检测,其检测下限可达到20IU/mL[1],有助于早期发现处于LLV的患者。

LLV不仅与病*学突破、耐药、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等临床危害有关,还会进一步加重特殊人群(肝硬化、HCC患者)的病程。本文作为吉智医所推出的“乙肝低病*血症”系列文章的第四篇,我们将一起对HBV相关肝硬化、HCC的患者出现低病*血症后的临床危害进行讨论。

我国肝硬化患者中,由乙型肝炎病*(HBV)所致者占77%。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展为失代偿期的年发生率为3%~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仅14%~35%[2]。

CLCS研究显示,中国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占比最大的依然是HBV感染,占92.05%[3]。

因此,对于HBV相关肝硬化、HCC患者而言,如何有效地进行抗病*治疗,减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变得尤为迫切。

研究显示,接受一线抗病*治疗(如恩替卡韦,ETV)治疗后,仍有20%~37.9%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患者出现LLV。那么对于伴肝硬化和/或HCC患者而言,LLV又会有哪些影响呢?

接下来,我们就从HBV相关肝硬化说起,探讨一下LLV对于特殊人群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出现LLV与HCC风险增加有关

年发表在Hepatology上的一项研究[4],探讨了LLV(HBVDNA在12-1,IU/mL之间)对HBV感染相关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进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合并LLV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HCC风险并不低。

这是一项韩国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共纳入例初治、合并LLV的HBV相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分析发现,在中位随访5.6年里,共有37例发展为HCC。基线HBVDNA不可测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HCC累积发生率为2.2%,而基线LLV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HCC累积发生率显著更高,达到10.0%(P=0.)。更进一步发现,不仅是基线合并LLV的患者HCC发生率高,在随访期间持续低病*血症的患者,5年HCC累积发生率也达到8.8%。

作者认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只要病*可测,即使病*水平低,其发生HCC的风险并不低,都应考虑启动抗病*治疗。

第一组:LLV(HBVDNA可测,12-1,IU/mL)且ALT升高

第二组:LLV(HBVDNA可测,12-1,IU/mL)且ALT正常

第三组:HBVDNA不可测

同样发表在Hepatology的另一项韩国研究[5]也显示,在抗病*治疗期间,肝硬化患者出现LLV与HCC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纳入了例接受恩替卡韦(ETV)初治的CHB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患者病*学应答状况探讨与HCC进展相关的影响因素。

分析发现,在中位随访4.5年里,有85例患者发展为HCC。LLV患者与持续病*学应答(MVR,HBVDNA12IU/mL)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比为1.98(95%CI:1.28-3.06;P=0.)。

针对其中例肝硬化患者的分析显示:与MVR患者相比,LLV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更高(5年进展HCC发生率为10.3%vs.23.4%,P=0.),有近1/4的LLV肝硬化患者在5年内发生HCC。LLV患者与MVR患者发生HCC的风险比为2.2(95%CI:1.34-3.60;P=0.)。

这项研究表明,ETV治疗期间出现LLV与更高的HCC风险有关,合并肝硬化的LLV患者HCC风险增加更为明显。提示我们切不可忽视一线抗病*治疗(如ETV)期间的LLV。

对于HBV相关的HCC患者而言,HBVDNA高水平是降低HBV相关HCC患者生存时间,导致HC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6-8]。以往的研究表明,高病*载量患者HCC术后复发风险高[9],但现在有证据[10]显示,即便是LLV患者HCC术后依然有复发风险,提示HBV相关HCC患者应注意LLV。

那么除此之外,LLV还会对HBV相关HCC患者产生哪些影响呢?

更多LLV对HCC患者的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