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蛊、臌、蜘蛛蛊等。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证,治疗较为困难。
病因病机
1.情志所伤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肝之脉络为瘀血所阻滞。同时,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以致气滞、血瘀交阻,水停腹中,形成鼓胀。
2.酒食不节
嗜酒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酒湿浊气蕴结中焦,土壅木郁,肝气郁结,气滞血阻,气滞、血瘀、水湿三者相互影响,导致水停腹中,而成鼓胀。
3.感染血吸虫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遭受血吸虫感染又未能及时进行治疗,血吸虫内伤肝脾,肝伤则气滞,脾伤则湿聚为水,虫阻脉络则血瘀,诸因素相互作用,终致水停腹中,形成鼓胀。
4.*疸、积证失治
*疸本由湿邪致病,属肝脾损伤之疾,脾伤则失健运,肝伤则肝气瘀滞,久则肝脾肾俱损,而致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渐成鼓胀。积聚之“积证”本由肝脾两伤,气郁与痰血凝聚而成,久则损伤愈重,凝聚愈深,终致气滞、血瘀、水停腹中,发生鼓胀。而且,鼓胀形成后,若经治疗腹水虽消退,而积证未除,其后终可因积证病变的再度加重而再度形成鼓胀,故有“积”是“胀病之根”之说。
5.脾肾亏虚
肾主气化,脾主运化。脾肾素虚,或劳欲过度,或久病所伤,造成脾肾亏虚,脾虚则运化失职,清气不升,清浊相混,水湿停聚;肾虚则膀胱气化无权,水不得泄而内停,若再与其他诸因素相互影响,则引发或加重鼓胀。
在鼓胀的病变过程中,肝脾肾二脏常相互影响,肝郁而乘脾,土壅则木郁,肝脾久病则伤肾,肾伤则火不生土或水不涵木。同时气、血、水也常相为病,气滞则血瘀,血不利而为水,水阻则气滞;反之亦然。气血水结于腹中,水湿不化,久则实者愈实;邪气不断残正气,使正气日渐虚弱,久则虚者愈虚,故本虚标实,虚实并见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晚期水湿之邪,郁久化热,则可发生内扰或蒙闭心神,引动肝风,迫血妄行,络伤血溢之变。总之,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
病案分享
患者马先生,56岁,云南人,主因“反复腹胀5年,加重1月余”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医院,行腹部CT提示:肝硬化,腹水。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仍有腹水。马先生5年来反复出现腹水。年11月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肺组织节段性压缩性肺不张。核磁共振提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腹腔积液。给予抗病*,利尿,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仍有腹水。
治疗前
马先生于年12月经人介绍了解到门诊治疗积水的情况,与李中伟主任视频,患者情绪悲观,无助,焦虑,短气,腹胀,李中伟主任接诊患者后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及治疗经过,耐心解答马先生的疑问。李主任经四诊合参,其症状:口干,口苦,盗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少量白痰,偶有流鼻血,针对马先生的病情,以益气利水,活血通络,解*保肝为治则,制定口服中草药及冲剂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并嘱咐马先生忌口,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健康,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规律饮食及休息,年12月16日开始服药,12月18日患者马先生诉:小便量增加,24小时尿量约-ml,胸闷气短,咳嗽咳白糖口干口苦,症状较前减轻。继续治疗。
年1月无明显不适,给予调整方药继续巩固治疗。后自行停服药物。
年6月再次出现腹胀,医院复查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最深处约10.11cm。再次找到李中伟主任,要求继续服药治疗。李中伟主任,根据患者现在的症状体征给予调整用药,继续治疗。6月23日患者诉:腹围减小。现在半剂量服用。
治疗中
马先生于年7月复查腹部彩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最深处约7.6cm。胸部x线提示:双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中等量?)。
年8月复诊诉:无明显不适。继续巩固治疗。后患者间断服药稳定病情。
治疗后
经李中伟主任纯中医药治疗现马先生病情稳定,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可,面色红润,无明显不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