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1年前,那个60岁冒死生双胞胎的失独母 [复制链接]

1#
前段时间,三胎*策一出,全网一片哗然。从网友们的各路反馈来看,这一代年轻人生育欲望普遍越来越低。但有些人,到了花甲之年却仍选择再要一个孩子。盛海琳就是其中之一。11年前,60岁的盛海琳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诞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创下了中国最高龄产妇的记录。她也从此一夜成名。有人称她为最伟大的母亲,也有人骂她自私不负责任。更多的人是不理解:中国有那么多失独家庭,为什么唯独盛海琳选择在60岁冒死生子?可你若读了她的故事,或许能找到一点答案。

01

如果没有13年前的那场意外,盛海林一家一定是外人眼里最羡慕的那种家庭。退休之前,盛医院的院长,丈夫在一所*校供职,夫妻双方事业有成,恩爱有加,经济富足。唯一的女儿各方面也优秀,从小到大都是她和丈夫的骄傲。年,女儿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退了休的老两口本以为孙儿承欢膝下,享天伦之乐的生活不远了。但谁也没想到,年正月初五,女儿和女婿回老家过年的当天晚上,不幸煤气中*,小两口双双离世。盛海琳崩溃了,她怎么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一度让她产生了想死的冲动。给女儿料理后事时,她在女儿旁边也为自己置办了一块墓地。当她终于接受了女儿去世的事实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再要一个孩子。起初,她打算领养。四处求亲戚能不能多生一个过继给自己,结果遭到了兄弟姐妹的一致反对;那个时候,汶川地震刚过去了半年多,她打电话过去,想着能不能领养父母双亡的孩子;电视上看到南宁破获了一个重大的拐卖儿童案,她也联系了警方,询问领养的事情。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当所有向外界的求助失去了希望后,她开始下定决心做试管婴儿。生育的苦难和风险,身为医生的盛海琳比谁都更有发言权。当年生大女儿时,她就因为难产差点丢掉性命。若不是被生活逼到了绝境,她也不愿再次冒死生子。女儿去世后,她的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了黑白色,但“再要一个孩子”的想法却让她又重燃了对生活的希望。那是她的救命稻草,她必须得抓住。

02

提出这个想法时,丈夫第一个反对。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妻子这个想法都无异于天方夜谭。他找来一堆资料和数据劝妻子打消这个念头,但盛海琳早已下定了决心:“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就跟你离婚。”刚失去女儿的丈夫不愿再失去老伴,便答应了妻子。万事开头难。他们辗转了安徽、北京、上海、医院,都遭到了生殖专家们的一致拒绝,经常是连号都挂不上。她的遭遇本就让很多人同情,盛海琳一再强调自己*人出生有毅力,并承诺风险自担,终于打动了一位年轻的专家,老两医院接收。那时,盛海琳已经59岁了。虽然通过药物调理恢复了月经,植入的3个胚胎也存活了2个,但雌激素的副作用在她身上全都出现了。胃酸反流、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肝腹水、尿酸值高达......同时还得忍住全身的骨头痛。这个过程,连身为妈妈的我们怕都难以体会。经过了7个月的艰难保胎,年5月25日,盛海琳终于早产诞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一出生,两个女儿就被送去了新生儿科,通过暖箱进行重症监护。透过玻璃窗,盛海琳看见那么小的两个女儿,哭得不能自已。她和丈夫都知道,那是喜极而泣的泪水。

03

按照盛海琳的设想,自己两口子身体健康,经济条件不错,每个月有一万五的退休金,自己有带娃经验又有医疗知识,只要生下来了,一切就好办。但女儿的一泡屎,瞬间给了她当头一棒。“我忘了,我不会带小小孩了。”育儿的一地鸡毛还是小事,至少还有月嫂和保姆可以求助,真正让她忧心的是经济状况。准确来说,从她住院的那一刻,她就感受到了经济压力。因为年龄已超过生育险年龄上限,所有医疗费用全都得自费,光是做试管和保胎就是很大一笔支出。两个女儿又是早产儿,一出生就进了保温箱,大的住了37天,小的住了47天,最初一天就要3万元,后来少的也要一天元。大女儿智智出院那天,自己家的账户上只剩元。靠着同事朋友看望时的份子钱和单位的资助,才缓解了老两口捉襟见肘的局面。之后,两个女儿吃喝拉撒和请保姆的固定开支光靠每月1.5万退休金,根本不够。“在外界看来他们很有钱,其实每月是“月光族。”所以,两个女儿百日宴一过,她不得不外出奔走赚钱,一年至少有天是在外地出差讲课。在两个孩子五岁以前,盛海琳与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年。每次分离,她都总忍不住掉眼泪,但看着两个女儿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事,再累再苦,她还是觉得快乐。她那时就想,如果生活一直这样下去也不错。只可惜,又一次的意外将他们一家四口的平静生活给打破了。

04

年,丈夫中风了。从此以后,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明显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想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意味着自己要付出越多。她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但却不能委屈了两个女儿。“我不能让两个孩子产生自卑的情绪,不想让她们受委屈,我尽我的能力,让两个孩子在同等条件下不输于任何人。”所以,她丝毫不敢停下脚步,日夜为生计奔波。回到家还有各种琐碎的事等着她。这些年,她前前后后换了60多个保姆,两个女儿的育儿重任也经常让她感到疲惫。别的二胎妈妈,哪怕再难,大部分还是有老公和公婆可以搭把手。她孤身一人,一旦倒下,整个家也跟着倒下,这种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有人曾问她:“失独之后又有了两个孩子,是否觉得幸福快乐?”她回答说:“幸福正在被忧愁取代,我不快乐呀,你觉得我这样的年纪在外面为生计奔波会快乐吗?回到家还要面对一地鸡毛的事情,累呀!精力跟不上呀!其实身临其中,幸福是暂时的,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有远虑也有近忧。”面对很多慕名而来的失独夫妻,她一次又一次地劝说“我的情况很难复制,要慎重”。经历了这些,盛海琳甚至坦言:“我当时不知道后面会发生这么多事,如果知道的话,我会三思而后行。”自古世事难两全。两个女儿弥补了痛失爱女的空白,也带来了人生里另一种苦和难。

05

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盛海琳也算是幸运的。两个女儿如今被她养育地很好,很优秀,也很会疼人。68岁那年,盛海琳不想过生日,两个孩子会花5元钱给她精心准备礼物:每当有人认出她们母女仨,女儿都会主动帮忙解释:有人说“你爸爸妈妈好老哦”,孩子们也会护着妈妈:“我妈妈虽然年龄大,但很漂亮。”去年生了一场病,让她看开了很多,她逐渐把重心放到了家庭里。只求健康一点,能陪伴孩子久一点,看着她们成人上大学。生育这件事,她也逐渐放下执念,开明又清醒:关于是否后悔,盛海琳这次却不再用“三思后行”含糊了,而是肯定地说:“如果有来生,绝不会再要了......”这一句,其实还挺让人唏嘘的。这也是很多妈妈们经历了生育的一地鸡毛后的心声,如果再一次选择,宁愿不要小孩。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既然生下了,我们只能像盛海琳一样,哪怕再艰难,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养育孩子,给他们足够多的爱。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女性,我们有生育自由的权利。但龙妈也希望我们在选择生育,选择要二胎、三胎之前,能清楚生育带来的风险、牺牲和付出,明白做出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少一些后悔之人。更希望这社会能更包容一点,每个女性都不必被生育绑架,有生的自由,也有不生的自由。生育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生与不生都应该出自内心真正的渴望。点个在看,祝福盛海琳一家!*本文部分图片、资源来源网络。今日荐读*庆祝结婚10周年,一张图暴露*“真面目”:完美婚姻,不过是一场骗局看了那个让伊能静心疼的10岁女孩,才明白为什么不要让孩子太早懂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