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腹水草
来源产地
为玄参科植物腹水草或毛叶腹水草的全草。
10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野生于山谷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别名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
原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8~2.1米,全株着生细长软毛。茎半蔓性,瘦细,圆形。
叶互生,椭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长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粗锯齿,茎上部的叶较小,中部的叶最大,稍革质;有短柄。
穗状花序集成球形,生于叶腋及枝梢,苞片卵形,花小而多;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背面有毛;花冠深紫色,圆筒状,4浅裂;雄蕊2,伸出,花丝下部有毛;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胞背开裂。花期6~9月。果期10月。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辛,凉。有小*。
利尿消肿,散瘀解*。用于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外用治腮腺炎,疔疮,烧烫伤,*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
味辛苦,性微寒。"
入肝、肺、肾三经。"
行水,散瘀,消肿,解*。治水肿,小便不利,肝炎,月经不调,疗疮痈肿,跌打损伤,汤火伤。
《中华本草》
味苦;性微寒
归肝;脾;肾经
行水;消肿;散瘀;解*。主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跌打损伤;疮肿疔*;烫伤;*蛇咬伤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研粉调敷;或煎水洗。
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